指南简介

检索

企业:
                                        
  • 全部
  •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S
  • T
  • W
  • X
  • Y
  • Z
搜索:
    (自行搜索项目涉及专业、产业方向,以及更多项目相关信息)
企业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2年4月批次
九澍(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新工科建设项目4项,每项资助经费10万元,总共40万元。项目服务于新工科专业建设及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支持培养高层次系统架构设计人才,进而研发整套应用于“智慧校园”的学生健康管理系统,促使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线上与线下一体化,充分对接线上平台资源和线下资源、现场保障,包括:校园生活互动、健康实时监测、个人营养管理、体育运动管理、健康社区等。为培养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4 人工智能、智慧校园、健康服务与管理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学科创新建设(A类)科大讯飞配合院校共同探索传统专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路径,通过新型教材及试题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等成果输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教学数据的教学质量分析研究(B类)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生成教育质量监测模型,实现精准化教学监测。学科领域知识图谱构建(C类)基于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引擎及技术平台,构建学科知识图谱,建设体系化教学资源,促进跨学科资源融合。 16 不限
昆山巨林科教实业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重点支持机制、机电、自动化、信息等传统专业改造升级或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专业研究与实践。通过企业高校开展合作,协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以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协同育人联盟, 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校围绕智能制造新技术方向,建设一批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成果。 4 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工业通信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可靠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数控技术与数字化制造复杂制造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灵图互动(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专业建设,支持高校开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灵图互动将投入资金、智能制造装备领域VR课程软件开发服务,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以及部分涵盖“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先进技术的独立课程,设立专项,建设适应行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前沿的新工科专业内容,帮助高校进行“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新专业的研究。 2 智能制造、自动化、机械电子、控制工程、数控技术、工业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训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 基于4.19内核,开展cgroup和namespace内核子系统的质量评测,生成功能、性能、可靠性测试集 (交付内容为初期技术调研和方案论证报告,完成后的技术总结和测试报告,测试集的源代码) 。2. 组织不少于5名在读研究生参与课题 。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开发一个基于LoongArch架构的教学版操作系统内核,包括以下7个子系统:系统引导与初始化、内存管理、进程管理、中断异常处理、字符设备驱动、块设备驱动、文件系统。2.撰写上述7个子系统的设计说明文档及配套教学课件。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提供技术调研,调研业界常用二进制插桩分析工具,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形成技术调研报告,为龙芯开发插桩工具提供技术支持。2. 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实现龙芯平台的调试器gdb反向调试功能支持,基本功能正常,给出添加反向调试功能的报告。3.对二进制文件编辑工具GNU poke进行调研并移植。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对GNU poke移植进行调研,并提交调研文档给龙芯中科。在龙芯中科的指导下,进一步完成GNU poke在龙芯平台的移植,要求基本功能正常,并给出移植报告。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SPEC2006、SPEC2017在3A5000/3C5000的性能分析,对比x86以及GCC、LLVM、ICC编译器。2.分析3A5000/3C5000上性能相比x86差的主要程序模式以及编译优化缺陷的潜在原因 。3.结合龙芯指令集特点和3A5000/3C5000机器特点,从循环优化、向量化、并行化方面,尝试对 龙芯LLVM版本进行优化,并给出性能分析评估报告 。4. 将龙芯技术体系的知识点与现有授课课程相结合,在授课课程中对龙芯LA指令系统及LA架构处理器进行介绍。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 提供技术培训服务。龙芯中科派出一名技术人员参与学校课题。学校对技术人员和学生展开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能够了解compiler-rt内部工作原理。培训采用远程音频、视频或面授形式,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可根据企业需求,采用集中培训或者分次培训的方式,也可以针对甲方需要的特定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提供培训文档和讲义。2.移植compiler-rt到LoongArch架构。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将compiler-rt移植到llvm-8中,并提交源代码及相关设计文档给龙芯,对无法实现的功能模块进行评估,给出分析报告。项目申请人需投入至少1名教师,和不少于3名研究生。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 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根据《深入分析GCC》内容,展开员工或学生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能够了解gcc内部工作原理,可以上手解决简单问题。培训采用远程视频或面授形式,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可根据龙芯中科需求,采用集中培训或者分次培训的方式,也可以针对甲方需要的特定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提供培训文档和讲义。2. 对龙芯编译工具链gcc、binutils回归测试fail项进行排查分析。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对一般fail项进行修复,并提交修复patch及相关设计文档给甲方,对复杂疑难fail项进行问题严重性评估,给出分析报告。学校拟投入至少1名教师,2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3. 对编译工具链新特性龙芯平台支持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分析整理x86、arm64等架构的工具链新特性,并通过相关实验和代码分析,评估龙芯平台是否支持该新特性,以及支持程度;若不支持,则评估引入该新特性的优缺点及可行性,并从安全和性能等角度进行评估,给出分析报告。乙方拟投入不少于1名教师,2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4.分析面向国产龙芯处理器,以有效防御缓冲区溢出等主要的安全攻击为目标,实现基础C库的安全增强开发环境配置,提供开发阶段的安全检测辅助手段,完成研发各阶段的文档;对龙芯基础C库进行性能优化,实现基础C库中str类、mem类等函数的汇编优化。学校拟投入不少于4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苗疆(武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本项面向应用本科院校的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本项目面向应用本科院校的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通过引入苗疆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领域的相关技术及人才培养方案,快速、高质、轻松建起新工科专业。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建设模式,接轨智能制造行业的前沿技术,满足与时俱进的高端应用人才需求。 6 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内蒙古中关村能源联盟循环产业园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设立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新工科教学改革和探索研究项目5个。本项目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各专业院系,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针对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改革成果。在新工科、新医科专业建设方面,推动各高校加快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多个专业领域课程资源库或在线开放课程。支持开展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新工科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及“四新”的交融、交互发展研究。 5 不限
南昌矗立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5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聚焦新工科建设,面向计算机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开展综合性的专业建设与创新发展实践,支持高校建立互联网 教育教学环境,开展“构建工场化学习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实践体系”等相关工作,全面提升学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质性建设成果,围绕“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等研究项目进行探索与实践。 5 计算机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低碳能源、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建设 3 电气工程、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