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简介

检索

企业:
                                        
  • 全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搜索:
    (自行搜索项目涉及专业、产业方向,以及更多项目相关信息)
企业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5月批次
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举办3期师资培训班,围绕实验室安全、分析仪器的应用、新型课程资源建设等领域开展。专业不限。 5 不限
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围绕当前产业热点技术领域,包括实验室及实习安全、绿色新能源与环境保护、测评、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建设完成至少一个联合实践基地项目,并在实践基地内完成满足一个标准班实验教学的相关培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专业实践环境,共同开发有关的教学资源,提升学校实践教学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推动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不限。 3 不限
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2项,不限具体专业。围绕中草药实验发展研究实验室及实习安全、绿色新能源与环境保护、测评、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热点问题,能够提供新型教学资源(慕课资源建设、数字教材建设等)或参加教学创新大赛、指导学生参加大赛,体现引企入教、产学结合、以赛促教宗旨的课程优先考虑。 2 不限
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将开展立足于本专业知识,围绕中草药实验发展研究、实验室及实习安全、绿色新能源与环境保护、测评、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等热点问题,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 10 化学化工、生物制药、机械电子、能源、交通等专业
大连中天智博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共拟设立4个项目1、沉浸式2.0教学环境建设拟设立1个项目。公司通过XR(混合现实)技术在专业领域的经验与优势,基于自身开发的“虚拟现实数字化平台2.0”支持学校和老师在专业课、实验课等相关课程建设,通过OMO教学模式,共同建设质量高,可共享的沉浸式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实验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提升教师的教学力、科研力与创新力,同时也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与成就感。2、数字化思政环境建设拟设立2个项目。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数字化转型,通过公司推出的高校多学科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创新教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思政教育的场景和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数据融通、业务协同、智能服务,进而构建出教学数字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新思政教育体系。3、基于大空间定位的数字空间应用创新探索拟设立1个项目。综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建模、SLAM等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但不限于Unity、Unreal、3DMax等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构建可进行大空间定位的数字空间,并开展相关的内容建设、应用开发。将该项技术综合应用到三教改革,开展三全育人;利用企业在数字空间领域的资源优势,解决实际问题,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 4 不限
大连中天智博科技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拟设立30个项目。根据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数字信息技术领域的定制化课程培训,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与高校联合进行“双师型”师资培训。课程培训的专业方向包括: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培养一批聚焦行业前沿视野,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科技创新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卓越的新时代高校教师。主要开展XR(混合现实)技术知识、数字化课程建设、智能化教学沙龙、科研项目研究与职业规划发展等相关活动,助力专业教师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0 不限
大连中天智博科技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共拟设立6个项目 数字化技术与人文艺术创新型产教融合基地的研究与建设拟设立6个项目。围绕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搭建,突出人文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交叉融合特点。公司通过XR(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与文科类专业相结合,建立数字化技术与人文艺术的文化交流基地。与高校合作建设一批虚实空间相结合的数字艺术毕业展、传统文化数字展等交流项目。充分运用数字信息化技术进行展示与国际传播交流,形成协作共享,跨国家、跨地域、跨学校、跨专业的实践基地。 6 不限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面向数字经济领域,主要侧重于工业互联网等传感网数据采集、5/6G真实/虚拟数字传输、人工智能 智慧交通等行业数字应用、数据可视化孪生技术、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测试等方向,依托于高校本地区域优势,发挥大唐移动央企优势,重点对区域高校教师、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养,目标为学校培养具备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的讲师,为企业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推动区域数字经济转型与提升。 18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面向数字经济领域,主要侧重于工业互联网等传感网数据采集、5/6G真实/虚拟数字传输、人工智能 智慧交通等行业数字应用、数据可视化孪生技术、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测试等方向,依托于高校本地区域优势,发挥大唐移动央企优势,重点对区域高校教师、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养,目标为学校培养具备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的讲师,为企业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推动区域数字经济转型与提升。 18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面向数字经济领域,主要侧重于工业互联网等传感网数据采集、5/6G真实/虚拟数字传输、人工智能 智慧交通等行业数字应用、数据可视化孪生技术、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测试技术等的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10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面向数字经济领域,主要侧重于工业互联网等传感网数据采集、5/6G真实/虚拟数字传输、人工智能 智慧交通等行业数字应用、数据可视化孪生技术、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测试等方向的新工科建设项目,重点解决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破解当前学生培养与需求脱节问题、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3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
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为大力推进水利向智慧化发展,2020年,水利部在出台《智慧水利总体方案》和开展智慧水利优秀应用案例和典型解决方案评选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开展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水信息(2020)46号),启动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2021年水利部又发出了《“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水信息〔2021〕365 号),2022年6月水利部制定《2022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紧锣密鼓地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在“传统水利”至“智慧水利”的革命性变革中,出现了大量从事智慧水利相关业务的企事业单位(中国水利企业协会已于2019年增设了智慧水利分会),亟需既熟悉水利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面对已经到来的智慧水利蓝海时代,依托水利学科传统优势,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水利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变革发展培养亟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智慧水利是目前水利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也是重点支持领域,围绕智慧水利相关的专业课程如何优化设计以及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是本项目的一个特色,因此支持水利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改革。 2 水利工程相关专业
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显著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实现灌溉用水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做到适时、适量地灌水,是发展精准农业、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灌溉用水量大,灌溉效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下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建设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平台,利用高校研发技术优势,借助企业资金优势,可以为当地农业高效低碳绿色用水技术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建设“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平台”的目的是在现有仪器设备条件下,以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和核心技术为支撑,以精准农业、现代农业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重点,开展精准灌溉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为大田农作物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为大田种植信息化建设和灌溉用水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对进一步推进精准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 水利工程相关专业
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此项目主要面向高校,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等,支持高校开展各类创新竞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等,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点支持基于模拟电子、嵌入式技术、机器人应用等方向的创新创业。 13 电子信息类相关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