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简介

检索

企业:
                                        
  • 全部
  •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S
  • T
  • W
  • X
  • Y
  • Z
搜索:
    (自行搜索项目涉及专业、产业方向,以及更多项目相关信息)
企业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2年4月批次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提供技术调研,调研业界常用二进制插桩分析工具,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形成技术调研报告,为龙芯开发插桩工具提供技术支持。2. 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实现龙芯平台的调试器gdb反向调试功能支持,基本功能正常,给出添加反向调试功能的报告。3.对二进制文件编辑工具GNU poke进行调研并移植。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对GNU poke移植进行调研,并提交调研文档给龙芯中科。在龙芯中科的指导下,进一步完成GNU poke在龙芯平台的移植,要求基本功能正常,并给出移植报告。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SPEC2006、SPEC2017在3A5000/3C5000的性能分析,对比x86以及GCC、LLVM、ICC编译器。2.分析3A5000/3C5000上性能相比x86差的主要程序模式以及编译优化缺陷的潜在原因 。3.结合龙芯指令集特点和3A5000/3C5000机器特点,从循环优化、向量化、并行化方面,尝试对 龙芯LLVM版本进行优化,并给出性能分析评估报告 。4. 将龙芯技术体系的知识点与现有授课课程相结合,在授课课程中对龙芯LA指令系统及LA架构处理器进行介绍。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 提供技术培训服务。龙芯中科派出一名技术人员参与学校课题。学校对技术人员和学生展开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能够了解compiler-rt内部工作原理。培训采用远程音频、视频或面授形式,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可根据企业需求,采用集中培训或者分次培训的方式,也可以针对甲方需要的特定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提供培训文档和讲义。2.移植compiler-rt到LoongArch架构。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将compiler-rt移植到llvm-8中,并提交源代码及相关设计文档给龙芯,对无法实现的功能模块进行评估,给出分析报告。项目申请人需投入至少1名教师,和不少于3名研究生。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 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根据《深入分析GCC》内容,展开员工或学生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能够了解gcc内部工作原理,可以上手解决简单问题。培训采用远程视频或面授形式,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可根据龙芯中科需求,采用集中培训或者分次培训的方式,也可以针对甲方需要的特定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提供培训文档和讲义。2. 对龙芯编译工具链gcc、binutils回归测试fail项进行排查分析。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对一般fail项进行修复,并提交修复patch及相关设计文档给甲方,对复杂疑难fail项进行问题严重性评估,给出分析报告。学校拟投入至少1名教师,2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3. 对编译工具链新特性龙芯平台支持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在龙芯中科必要的技术配合下,分析整理x86、arm64等架构的工具链新特性,并通过相关实验和代码分析,评估龙芯平台是否支持该新特性,以及支持程度;若不支持,则评估引入该新特性的优缺点及可行性,并从安全和性能等角度进行评估,给出分析报告。乙方拟投入不少于1名教师,2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4.分析面向国产龙芯处理器,以有效防御缓冲区溢出等主要的安全攻击为目标,实现基础C库的安全增强开发环境配置,提供开发阶段的安全检测辅助手段,完成研发各阶段的文档;对龙芯基础C库进行性能优化,实现基础C库中str类、mem类等函数的汇编优化。学校拟投入不少于4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 1 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
苗疆(武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本项目以机器人自动化领域各级工程师应用能力为目标,汇总项目案例作为讲义素材、教学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调试,工业机器人在离线编程仿真、工业机器人典型工程应用解析、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机械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控制设计、机器人视觉系统应用、智能制造与信息化课程体系。 6 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苗疆(武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依托苗疆机器人资源优势和经验总结,指导高校打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示范型实践基地,并且为实践基地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配套实践教学全套的教学资源、教学手册、教练培训等。为学校提供标准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含硬件、软件环境配置、教学设计等),协助组织技术交流、实践课程研讨活动。对深度校企合作的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和教学设备资助, 6 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苗疆(武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本项面向应用本科院校的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本项目面向应用本科院校的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通过引入苗疆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领域的相关技术及人才培养方案,快速、高质、轻松建起新工科专业。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建设模式,接轨智能制造行业的前沿技术,满足与时俱进的高端应用人才需求。 6 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内蒙古中关村能源联盟循环产业园有限公司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设立项目5个。支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技术转化平台建设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实践与研究,开发创新创业成果。 5 不限
内蒙古中关村能源联盟循环产业园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15个项目。开展各方向推动大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开展推动与普及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努力,设立专项和基础教改项目。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程或系列课程的建设,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资源并推广应用。 15 不限
内蒙古中关村能源联盟循环产业园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在全国选择5所高校建设各类教师研修基地,面向所在地高校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授课方法、实践指导技能等培训研修。 5 不限
内蒙古中关村能源联盟循环产业园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设立50个特色实训类教改项目。面向各专业方向,提供软、硬件设备平台,在高校建设实践基地等,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或在高校建设联合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并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系统。由校方提供原始数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研发,联合打造教育特色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校企双方拓宽院校合作路径,实现产学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协作。 50 不限
内蒙古中关村能源联盟循环产业园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设立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新工科教学改革和探索研究项目5个。本项目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各专业院系,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针对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改革成果。在新工科、新医科专业建设方面,推动各高校加快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多个专业领域课程资源库或在线开放课程。支持开展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新工科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及“四新”的交融、交互发展研究。 5 不限
南昌矗立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项目申报人为全国高校相关专业的负责人。(2)申报专业:包括计算机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计算机专业群包括计算机类、通信类、电子信息类等技术相关专业(如通信工程、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网络空间安全)等,智能制造专业群包括机械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群包括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跨境电商等相关专业 (3)申报课程:在校内已开课或计划纳入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专业群的申报课程包括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专业交叉融合形成的新课程、信息通信仿真平台教学课程以及新兴技术领域课程(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网络空间安全等)。智能制造专业群的申报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工业互联网等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4)各类专业群分别单独申报项目,每个申报项目须至少包含1 门已开课或计划纳入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内容包括完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料,每门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 15 计算机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
南昌矗立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5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聚焦新工科建设,面向计算机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开展综合性的专业建设与创新发展实践,支持高校建立互联网 教育教学环境,开展“构建工场化学习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实践体系”等相关工作,全面提升学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质性建设成果,围绕“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等研究项目进行探索与实践。 5 计算机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