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简介

检索

企业:
                                        
  • 全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搜索:
    (自行搜索项目涉及专业、产业方向,以及更多项目相关信息)
企业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5月批次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津发科技联合工效学会对相关院校提供经费、技术、平台的支持,将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因智能与神经科学相关前沿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的建设与改革,建成一批高质量、可共享的“人因与工效学”教学及科研实验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并推广应用,满足人因工程与工效学行业发展需求。 7 交叉科学类、智能科学与技术类、设计学与艺术学类、交通运输与车辆工程类、应急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建筑与风景园林类、机械与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与兵器类、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旅游学等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津发科技联合工效学会对相关院校提供经费、技术、平台的支持,将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因智能与神经科学相关前沿技术引入到航空、航天、航海载人装备、轨道交通与智能车辆等领域的智能座舱人因设计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的建设与改革,建成一批高质量、可共享的“智能座舱人因设计”教学及科研实验课程、教材、教学案例、测评体系等资源并推广应用,满足智能座舱人因设计行业发展需求。 3 交叉科学类、智能科学与技术类、设计学与艺术学类、交通运输与车辆工程类、应急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建筑与风景园林类、机械与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与兵器类、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旅游学等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津发科技联合工效学会面向高校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因智能与神经科学相关方向的一线青年教师,通过资助高端技术培训完成教研实践与创新,将人因与工效学的知识理念、方法、案例与专业知识、技术、先进的科研方法实现交叉融合,最终形成符合“人因与工效学”教研实践项目建设要求的项目,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旨在提高参训人员将人因工程与工效学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推动教学师资队伍培养与一线教学科研改革。 10 交叉科学类、智能科学与技术类、设计学与艺术学类、交通运输与车辆工程类、应急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建筑与风景园林类、机械与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与兵器类、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旅游学等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由津发科技与工效学会联合高校共同建设“人因与工效学”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或协同创新基地,并提供人因工程实验软硬件及平台支持,通过共同构建校企合作平台进行联合创新和研发,承接纵向横向科研课题,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开发相关实验教学资源或实验课题,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及学科科研水平。 10 交叉科学类、智能科学与技术类、设计学与艺术学类、交通运输与车辆工程类、应急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建筑与风景园林类、机械与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与兵器类、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旅游学等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旨在结合本公司在环北京矿山地质灾害和环境监测的特点和优势,支持地质灾害评估、防治与智能监测预警、采空塌陷智能探测、地质环境与灾害监测大数据分析、监测数据智能处理、无人机探测、矿震信号检测分析、井中与井间监测、环境监测仪器开发等方向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及教学内容更新。助力高校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推动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6 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1个项目。建设煤矿采空塌陷区和山区地质灾害和环境交叉学科智能探测和监测实践教学基地。与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利用新技术和新仪器,开展煤炭采空区、矿山尾坝、滑坡、地下水污染等灾害和环境问题的多学科探测与实时监测实践教学和新技术、新装备和软件研发。推荐新工科建设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提升实践创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辅助学生专业学习与产业岗位实践衔接,建设符合产业前沿发展需求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及创新实践基地。落实学生的专业培训,企业导师培养,推行针对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同时为企业研发新技术和将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实验平台,提高服务社会的质量,创造更新、更可靠和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实际成果。 1 煤矿采空塌陷区和山区地质灾害和环境交叉学科智能探测和监测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2个项目,开展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测绘工程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升级改革和新课程建设项目。 2 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测绘工程等多个专业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围绕汽车产业热点技术,面向高校相关专业,与合作院校教师通过技术资源共享、合作立项研发、优化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硬件在环测试等方法,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 面向车辆工程、智能网联汽车、计算机、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拟支持项目12项。拟支持的方向包括“关于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的培训及应用”、“面向车辆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及应用”、“基于车载以太网测试技术的应用培训”、“面向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及应用能力提升”、“面向车载以太网测试技术的师资培训”等。 可选方向: 1关于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的培训及应用2面向车辆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及应用3基于车载以太网测试技术的应用培训4面向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及应用能力提升5面向车载以太网测试技术的师资培训6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及应用的能力提升培训7面向智能驾驶仿真工具应用8自动驾驶智能加速HIL测试方案9面向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及应用的人才培养10智能驾驶硬件在环测试技术及应用11面向车载以太网测试技术应用12智能驾驶HIL测试技术及应用师资培训13智能驾驶测试技术应用14智能网联测试技术应用 14 车辆工程、智能网联汽车、计算机、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围绕汽车产业热点技术,面向高校相关专业,与合作院校教师通过技术资源共享、合作立项研发、优化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硬件在环测试等方法,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 面向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专业,拟支持项目9项。拟支持的方向包括“基于整车控制器HIL下的测试技术培训”、“整车控制器HIL测试流程与方法”、“新能源域电子电气开发技术师资培训”、“车身舒适系统测试技术”、“总线监听与仿真工具应用”等。基于测试人才培养和认证计划共同制定师资培养计划,为高校老师提供测试专业能力提升机会。 可选方向: 1基于整车控制器HIL下的测试技术培训2整车控制器HIL测试流程与方法3新能源域电子电气开发技术师资培训4车身舒适系统测试技术5总线监听与仿真工具应用6氢能源电池管理系统HILL仿真测试技术7新能源VCU HIL测试技术8新能源VCU HIL仿真工具应用9新能源整车控制器HIL仿真测试技术师资培训10新能源整车控制器测试技术11新能源整车控制模型技术应用 11 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专业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经纬恒润与合作院校共建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通过完善实践教学课程,更新实践项目案例,强化实验室建设,帮助院校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储备实践教学资源库,提升高校硬件配置、创新实践能力。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经纬恒润提供建设方案、硬件指标和设施配套标准,协助院校共建面向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的实验室建设、基于整车控制器HIL的仿真测试平台共建、智能驾驶HIL仿真测试实验室建设、底盘域控制器HIL仿真测试平台实验室等,依托软硬资源开展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条件建设。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经纬恒润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共同建设本课题确定的课程方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技术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教学资源。 (4)更新实践项目案例:以实践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为目标,推动本课程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升级更新,让教学更加贴近产业用人需求。 (5)大学生实习实训资源库建设:经纬恒润在实训方案、项目案例、实训大纲、配套课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提升学员的实战操作能力。 可选方向: 1面向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的实验室建设2基于整车控制器HIL的仿真测试平台共建3校企协同构建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实验室4面向新工科的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实验室建设5基于车身电气与网络通讯下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实验基地建设6基于锂电池硬件在环测试下的实验室建设7基于整车控制器HIL仿真测试下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8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的实验基地建设9基于氢燃料硬件在环测试下的实验室建设10智能驾驶HIL仿真测试实验室建设11底盘域控制器HIL仿真测试平台实验室12面向车辆工程的整车控制器HIL仿真测试平台实验室建设 12 车辆工程、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计算机、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本项目计划评价心梗患者当中cTNI、CK-MB、Myo、IMA、AST、CK、LDH在心肌再损伤持续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本项目要求申请单位与国家重点学科心脏内科和检验科已建立合作基础,具备生化免疫流水线,且已开展心梗监测所需7项指标为进口试剂项目,有较完善的试剂验证仪器平台和支撑项目研究样本来源。 本项目需完成九强试剂在心梗监测7项指标与进口试剂性能比对,并开展该类心肌标志物在心肌损伤特别是心梗患者持续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发表项目相关学术论文≥1篇;开展不少于2场次/年校企业项目研讨会。 1 涉及专业:医学检验、临床医学;产业方向:医疗器械制造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本项目计划评价九强五项肿瘤标志物生化检测试剂盒的关键技术指标研发,并对试剂性能进行验证及确认,同时通过与多种不同品牌的进口试剂进行比对以期突破进口试剂的技术垄断,实现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国产化。 本项目要求申请单位已开展肿标项目≥20项,Anti-HP、HE4、总轻链κ、总轻链λ及癌胚抗原72-4开展时间≥10年;申请单位已完成≥3家进口试剂评价,有较完善的试剂验证仪器平台和支撑项目研究样本来源。 本项目需完成九强生化试剂Anti-HP、HE4、癌胚抗原72-4(CA72-4)、SCCA、CA125、CA15-3、CA199试剂性能验证;完成以上国产试剂盒与4种已上市主流试剂盒的性能比对;开展肿瘤标志物生化检测试剂盒的适配性研究和临床评价,建立面向临床多场景的临床应用体系;发表项目相关学术论文≥1篇;开展不少于2场次/年校企业项目研讨会。 1 涉及专业:医学检验、临床医学;产业方向:医疗器械制造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本项目聚焦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通过采集该类患者的血清和尿液样本,联合检测样本中胱抑素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运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含量,对比性分析各指标在两种样本类型当中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索新的检测方法积累一定的基础数据。 本项目要求申请单位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已开展至少2项研究项目的检测,内分泌为省重点学科,有较完善的试剂验证仪器平台和支撑项目研究样本来源。 本项目需完成九强试剂胱抑素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运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血清和尿液样本的检测,评价不同样本中各试剂的应用价值;完成该类指标在糖尿病肾病临床应用中的评价;发表项目相关学术论文≥1篇;开展不少于2场次/年校企业项目研讨会。 1 涉及专业:医学检验、临床医学;产业方向:医疗器械制造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AFP-L3和PIVKAII组合检测可作为AFP水平较低时鉴别诊断肝癌的补充指标。本项目拟采用生化平台对肝癌标志物进行检测,综合评估九强PIVKA II/AFP-L3试剂盒性能验证及与已上市进口主流试剂的性能比对;观察AFP/PIVKAII/AFP-L3联合检测对提升肝癌特异性监测效果。 本项目要求申请单位已开展肝癌标志物生化及免疫检测时间≥10年,可实现肝癌高通量测序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有较完善的试剂验证仪器平台和支撑项目研究样本来源。 本项目需完成九强PIVKA II/AFP-L3试剂盒性能验证及其与已上市进口主流试剂的性能比对;观察AFP/PIVKAII/AFP-L3联合检测对提升肝癌特异性监测效果;发表项目相关学术论文≥1篇;开展不少于2场次/年校企业项目研讨会。 1 涉及专业:医学检验、临床医学;产业方向:医疗器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