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简介

检索

企业:
                                        
  • 全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搜索:
    (自行搜索项目涉及专业、产业方向,以及更多项目相关信息)
企业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3年5月批次
上海因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上海因仑提供建设方案,根据学校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事业单位内部真实场景,打造综合实训基地。学校从用人岗位技能要求出发,结合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落实因仑创新教学模式和实践能力培养,建设积极开展具有实质性的校企合作。 4 不限专业
上海佑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拟设立5个项目。该项目重点支持高校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由公司提供平台、移动学习工具和资金,重点支持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实践研究与创新思维模式研究,围绕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普及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逐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可推广的方案。要求:(1)优先考虑已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一年以上经验的院校;(2)已面向全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3)已组织或有意愿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有专门针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计划或成果。 5 不限
上海佑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设立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3个,在公司和学校指导下,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或学生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求:所在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创新精神。 3 不限
上海佑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拟设立35个项目。此项目重点支持各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由公司提供教学环境配置、平台和资金,围绕高等院校教学资源研发,结合行业最新技术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开展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研发、课程体系改革,形成示范性、高质量、可应用、可推广的课程或方案;或建设适合行业发展的、可共享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并推广应用。要求:(1)申报人在相应课程建设和教学方面已经积累1年以上的教学经验。(2)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要求该课程至少已开设1年以上。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24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3)示范教材建设项目有教材编写经验或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的教师优先考虑。 35 不限
上海佑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拟设立25个项目。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培训、实践研讨等多种形式,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创新思维,助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申报要求:(1)项目申报人应为相关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2)学校领导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试点合作院校。 25 不限
上海佑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拟设立25个项目。围绕当前的产业新技术和社会需求,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各专业院系,鼓励高校与我公司联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高校组织针对大学生的各类活动包括开发大赛、训练营以及行业前沿技术讲座等,鼓励开展实践应用能力的教改研究,鼓励建设专业的实习实训体系、课程资源包、实训平台等,鼓励开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实训课程,鼓励开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要求:(1)申报院校需提供实训基地建设配套的相应场地和基本设施;(2)申报院校在专业建设、内容建设、实训安排以及项目实践上与公司互为战略合作方。 25 不限
上海佑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5个。围绕产业热点技术领域,与高校各专业合作,致力于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模式,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以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以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以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推动高校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申报要求:(1)申报院校能够充分整合自身的各类教学资源,支持建设新工科项目;(2)申报院校支持校企合作项目。 5 不限
上海直真君智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公司协同创新的背景,从融合思政教育的理念出发,支持高校在重点支持领域的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改革工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教案、案例、O2O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 3 不限
上海直真君智科技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强调的科教兴国方针,响应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治国理政战略,深度对接产业需求与教学实践,校企联合组织,与各大高校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形成一批可落地、产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一批理论知识强大、实践能力优秀的高校教师。 5 不限
上海直真君智科技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以“理论与实践并重、实验与实战一体”为理念,校企共建实验室、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化应用能力。 20 不限
上海直真君智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围绕重点支持领域,贯彻学科融合带动现代科技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四新”核心,联合高校推动学科专业体系调整升级,共建一批瞄准关键领域的分析模型、人工智能训练模型及高质量、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包括行业特色案例、课程教案等,打造四新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循环。 5 不限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拟设立10个项目。1)、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并完善产学合作的专业资源库。完整的一个课程输出至少应包括且不限于:课程大纲、课程讲义(或教材)、实践案例(任务)、教学安排建议、课程评测办法、教学课件等。2)、课程测评办法需科学、有效,并且易实施。 3)、优先考虑如下因素:省市级精品课程、多所高校联合共建的课程,开课班级及受众学生数量多的课程,有创新性、新颖性的课程、具有配套线上教学视频的课程; 10 “工业机器人”、“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拟设立10个项目。1)、利用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教育平台,开展针对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品线系列的专业课程的专业能力学习和创业创新导师培训,让参训教师参与和工程实践紧密联系的专业技能提升,进行系统化的学习;2)、基于实验室项目,组织讲师参与线下集中的实践能力培训和实战训练;3)、结合教师自主意愿,组织教师参与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等企业项目的开发工作,以此推动参与讲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反哺高校教学改革。 10 “工业机器人”、“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拟设立10个项目1)、针对泛“工业机器人”、“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等几个方向选题,相关建设要求参考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2)、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3) 、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训模式方案; 4)、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实践平台;5) 、新工科教育信息化实验实训平台或教学管理平台。 10 “工业机器人”、“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