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简介

检索

企业:
                                        
  • 全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搜索:
    (自行搜索项目涉及专业、产业方向,以及更多项目相关信息)
企业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简介 项目数量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2021年5月批次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计划设立7个在线课程项目以建设针对谷歌开源技术的在线课程资源,依托国内的在线课程平台吸引尽可能多的学习者使用该课程资源,其能够覆盖的学习者人数将作为考量本项目的重要依据。 7 开源技术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计划设立11个课程建设项目,针对谷歌开源技术,建设和完善一批能够用于高校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的大纲、课件、习题、实验等。其中6个项目将支持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所在高校,基于谷歌开源技术领域,围绕双创领域,建成高质量、可共享的课程资源和实践路径,进一步促进中美创客文化交流。 11 开源技术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计划设立2个专项项目以资助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建设、模式创新、应用实践、方法研讨、经验分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要求所涉内容需在同一个项目标下有机结合成一体,着重于发掘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有符合当前大环境的定位,有清晰可讲述的故事内容和人,有实质性的项目成果支撑,能够与谷歌紧密合作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展示。 2 开源技术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计划设立3个综合项目以资助包括但不限于教学与实践的内容建设、产教融合经验的推广与复制、InnoCamp创新特训等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双创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着重于创造和建设好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案例,项目产出可以被总结成完整的资源包进行分享,能够与谷歌紧密合作为相关的推广进行指导和支持。 3 开源技术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计划设立22个教师发展项目以资助教师就教学、教改和指导学生创新实践中的内容建设、模式创新、原型开发、应用推广等进行探索、建设、实践和迭代,着重于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提供低门槛、短平快的立项机会和资金支持,以帮助这些教师得到所需的政策和资源红利,并与之建立长期的信任和合作。 22 开源技术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计划设立6个区域联盟项目以便在对应的区域,基于谷歌开源技术开展教学资源和经验分享、师资培育和授课支援、优秀成果展示和推广等,组织、鼓励和开拓区域内高校参与谷歌中国教育合作项目框架下的各类申报、活动、培训、会议、比赛等事宜,并作为谷歌中国教育合作项目的核心成员参与到项目的设计、架构、运行和评价中来。 6 开源技术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计划设立3个技术群项目以针对谷歌开源技术领域分别开展教学建议、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师资培育、授课支援、在线支持、成果推广等,组织和鼓励高校参与谷歌中国教育合作项目框架下与相应技术领域相关的各类申报、活动、培训、会议、比赛等事宜,并作为谷歌中国教育合作项目的核心成员参与到项目的设计、架构、运行和评价中来。 3 开源技术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计划设立3个师资培训项目以关注谷歌开源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申报师资培训需要您和您所在的高校具有相关内容的讲师和授课资源。师资培训为在线培训,总时长不少于三天或者24学时,容量不少于100人。 3 开源技术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计划设立8个师资培训项目以关注谷歌开源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申报师资培训需要您和您所在的高校具有相关内容的讲师和授课资源。师资培训为在线培训,总时长不少于三天或者24学时,容量不少于200人。 8 开源技术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资助创新创业课程建设项目和实践教改项目,围绕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推动高校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扩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创新创业教学改革项目促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深入挖掘符合创新创业的教学方式,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10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此项目主要面向高校有关院系,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或平台,在高校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并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通过实验室建设,搭建实践条件,为高校师生提供模拟和实战系统,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区域公共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为构建“政、校、企、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支撑。建设人才智库,探索构建业内领先、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55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师资培训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具体举办5期师资培训班,围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领域开展。 30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本项目重点支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与港美通科技共同制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案,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实训,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本项目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优先支持贸易便利化(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方向。 40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
港美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进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研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等新技术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及评价体系等内容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并复制推广。本项目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 35 支持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优先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项目指南导引》涉及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项目。